江蘇揚州:科創推動發展,逐夢的“汽車城”
江蘇省揚州不僅是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糧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城市。9 月 22 日,揚州迎來了第 14 屆國際汽車輕量化會議,在水底附近,許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出席了會議,揚州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思路、新技術和新資源。
揚州人民始終夢想建設一個具有區域集聚、國家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的 "汽車城市"。揚州市委書記夏新民在開幕式上的講話中,特別提到揚州將盡一切努力加快汽車工業 "兩區一中心" 的建設,重點建設汽車輕量化產業龍頭區、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區和汽車輕能相關技術展示貿易中心。
思維清晰,道路清晰。在外界看來,揚州有著汽車企業成長壯大的沃土,也是人才創新和創業的樂土。這座城市的汽車工業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這個行業活動第二次在揚州舉行。去年 9 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地方政府首次在揚州舉行了第十三屆汽車輕量化會議。如果這次會議是揚州汽車業結交朋友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那么一年后,揚州向外界展示了其促進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有必要建設一個 "兩個區、一個中心" 和 "科技創新驅動的汽車城" 的夢想。
揚州汽車高品質發展產業東輝合影
汽車夢 " 已經啟航了。
這種決心來自于發展的力量。
談到汽車城,雖然首先想到的是長春、廣州、北京、上海等地,但揚州汽車工業起步并不晚。從 20 世紀 50 年代到 60 年代,從汽車修理到零部件生產,從 20 世紀 70 年代到小規模汽車制造業的開始,揚州的 "汽車夢" 開始揚帆起航。
JT 663" 曾經引領市場,創造了中國公路客車的‘神話’;亞興巴士連續七年引領汽車產業;‘黎明’和女神汽車暢銷全國,遠銷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談到過去當地汽車的輝煌,揚州市工業和信息技術局局長王振年和賈震一樣罕見。
近年來,揚州致力于科技創造新城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構建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體系,特別是把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基礎產業來提升和發展,形成了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和 1300 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中,三大汽車產業園協同加速 "步步為營": 儀征汽車產業園是江蘇省三大乘用車產業基地之一,形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態勢。江都汽車產業園已具備 1 萬輛乘用車,10 萬輛皮卡,5 萬輛商用乘用車和 1000 輛專用車的生產能力,一批世界 500 強和國有企業相繼落戶園區。揚州(邗江)汽車產業園是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目前,揚州汽車生產能力已達 700000 輛,汽車零部件行業發票銷售額超過 1000 億元。揚州汽車產業鏈完整,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形成了從整車到配套、從生產到研發的完整產業鏈。
揚州科技協會汽車輕量化產品供應圖
夢想成真 " 汽車城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揚州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板塊。
展望未來,順應形勢,揚州 7 月 31 日發布了 "促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計劃" 和 "揚州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行動計劃",以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質量和數量的提升。
在改造和發展方面,揚州正在申請建設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計劃于 2023 年在市區及周邊地區建設 3 - 5 個加氫站,推廣國外銷售的 200 多輛燃料電池車輛和 2000 多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可以看出,揚州汽車產業正從數量擴張向質的提高,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從制造到智能建設,形成了汽車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生說,他們正在探索與揚州在新能源、智能網聯車輛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興技術方面的合作和技術交流,推動一些工業項目的落地,為揚州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未來一段時間,揚州將繼續以汽車產業為重點,適應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 王振年說,隨著上汽大眾二期、恒大新能源技術、鋰中化電池等 100 億項重大項目的加快實施,揚州汽車生產能力將超過 100 萬輛,汽車工業總規模預計將超過 2000 億元。
揚州不僅有實力,也有信心。人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揚州將成為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糧食之都和東亞文化之都之外的名副其實的 "汽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