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高峰里的“網紅服務區”:開車歇腳,可以在車群中逛街了
夜幕降臨蘇州陽澄湖。國慶長假最后一天的返程高峰,來自安徽滁州的吳先生和家人在京滬高速公路陽澄湖服務區購物。
吳先生手里拿著一袋炸面筋、一大袋小吃和幾盒小吃,說服務區的東西比外面便宜。本來我只是想在這里休息一下,但一進門,就好像在街上散步。
10 月 6 日 15 萬;10 月 7 日 14 萬;10 月 8 日 14 萬根據陽澄湖服務區的監測數據,國慶長假期間被千萬網友熱搜的“網上紅色服務區”里,有不少司機像吳先生一樣流連其中。
為什么乘客要減速?”一位專門利用返程的網友“小尾魚”在這里“打卡”,說“這里文化太多了”。在服務區大廳內,有一座巍峨的古戲臺,斷斷續續地上演昆曲、相聲、古箏演奏;大廳兩頭有兩座百年以上的古石橋。橋下,陽澄湖碧水映襯著白墻黑瓦;穿過大殿,可以進入三個相連的微型花園,游人可以在走廊、假山、水池等處,扶老攜幼漫步。
江蘇寧湖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陽澄湖服務區負責人王峰介紹,作為國內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之一,陽澄湖服務區總面積近 5 萬平方米。其中,有 1 萬平方米的蘇州園林、3000 平方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3000 平方米的科技館服務區試圖為文化留下更多空間。
常年上路的貨車司機王雙林利用長假的最后幾天,帶孩子們出去玩。從在家賺錢到外出消費,他的生活改變了,服務領域也變了。”服務區過去只是上廁所的地方。現在你可以去公園,購物中心和博物館。完全不同。”他說。
旅客的需求在變化,服務區的功能也在變化。據了解,在陽澄湖服務區,餐飲、零售僅占全部商業業態的 30% 左右,而科技體驗、文化創意產品等新業態不斷增加。同時,人車流量大數據、智能公廁、一鍵式求助系統等科技設施的完善,也提高了服務乘客的能力。
10 月 8 日晚 8 點多,陽澄湖服務區外的 1000 多個車位大部分空置,長假返程高峰結束。忙碌了 8 天的汪峰和同事終于可以下班了。第二天還是工作日。雖然游客數量會減少,但隨著服務區成為旅游、娛樂、購物的“互聯網紅牌打孔場”,運營商的工作節奏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