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孩練習雜技十一年:喜歡所以不覺得辛苦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素有 "中國雜技之鄉" 之稱。雜技練習者分布在全國各地。現在,臨泉雜技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通過市場引導,不斷創新,不斷生機勃勃。10 月 4 日,在臨泉縣好街雜技學校,雜技演員正在積極籌備 11 月 16 日至 18 日舉行的第五屆安徽民間雜技藝術節彩排活動。
新冠肺炎的疫情對我們的雜技產業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基本上沒有出去表演。阜陽市臨泉縣好街雜技學校老師楊來群說,"但我們并不閑著,一直在學校里加緊排練。" 為了參加第五屆安徽民間雜技藝術節,我們排練了幾個月,各項節目基本形成。應該說,我們準備參加第五屆安徽民間雜技藝術節。"。
22 歲的鄭倩倩(音譯)已經學習雜技 11 年了,他正和隊友一起準備女子柔術表演。作為一項團隊表演,他們的每一項動作都應該非常謹慎和到位,這對彼此的默契有很大的考驗,同時也對她們的個人靈活性、力量和準確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我曾經在我們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身體的柔韌性比較差,但是這個民間雜技藝術節我們正在準備一個柔術類的節目,身體的柔韌性要求更高,我也進行了一年的柔韌性恢復訓練,我的團隊也進行了一年的節目排練,現在我們的節目已經形成了,希望我能給你們帶來完美的表演。鄭乾謙是阜陽市臨泉縣好街雜技學校的學生,他說。
據報道,鄭倩倩是安徽省臨泉市人,有四個姐妹。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她從小就開始學雜技。雖然訓練很難,但她覺得只要觀眾認識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難練習雜技,但我真的很喜歡雜技,所以我并不覺得很難。"鄭倩倩說," 每次展覽結束時,觀眾都會為我們鼓掌歡呼,讓我認為這么多年的堅持是值得的。
據了解,臨泉雜技起源于西周,盛行于漢代。明代有影響深遠的雜技團體。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臨泉雜技表演團體遍布全國各地。如今,臨泉雜技演員的足跡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安徽省臨泉縣共有雜技從業人員 25000 人,分布于近千家雜技隊伍,年銷售收入超過 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