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竹君:保險機構需關注優質民營和中小企業
第八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洽談會和"小企業夢想"高峰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行,主題是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金融機構陪同。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副會長何竹軍出席了座談會。
何竹君在講話中提到,保險資產管理行業作為中國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年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的雙重影響下,顯示出了發展的動力和創新的活力。
今年前8個月,中國保險業總資產達到22萬億元,成為實體經濟和民營中小企業長期資金的重要來源。近年來,保險基金積極發揮長線基金的優勢,響應國家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一系列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尋找有效的商業交匯點,以多種方式支持民營中小企業。通過將銀行存款轉化為銀行貸款、股票購買等金融工具,以及股權基金等方式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
下一步,如何深入挖掘自己的專業優勢,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何竹軍說,這將是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為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服務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建議專業機構開展研究和工作。
首先,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政策空間。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解除對保險資金進行金融股權投資的限制,保險基金投資權益產品所占比例最高,達到45%,這也有利于擴大保險資金的配置空間。在此背景下,保險機構應更加重視高素質民營中小企業的先進制造、5G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促進戰略權益直接投資的發展,優化企業融資制度,向新經濟注入金融水。
其次,要繼續培育市場、培訓隊伍等領域,根據保險資金的特點,合理創新服務方法,不斷探索適合保險資金使用的合理服務模式。
第三,深入研究不斷創新保險基金為民營中小企業服務的渠道,在現有經營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私募股權基金和資產支持計劃既能擴大保險資金配置空間,又能滿足多層次融資需求的途徑和途徑,拓寬保險資金向民營中小企業轉化的渠道。
第四,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圍繞民營中小企業特點,建立覆蓋整個層次的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加強風險防范,加快金融科技引進,為增強為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奠定堅實的保險資金基礎。
第五,在為民營中小企業服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債務方的風險保障作用,大力發展和推廣企業財產保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充分發揮民營中小企業的補償功能,保護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做好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