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15 分鐘內完成核酸篩選,奇天基因是怎樣提高檢測效率的?
今年疫情期間,在防疫控制和復工生產“雙線運行”的壓力下,涌現出一大批責任重大、挑戰性強的企業。從發現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到第一批核酸檢測試劑盒,他們一直在防疫一線充電,或捐款,或輸出技術,為打贏這場與疾病的斗爭作出貢獻。
無錫高新區企業啟天基因就是其中之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后,齊天基因與國家病毒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組的快速行動完成。核酸等溫擴增檢測試劑盒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診斷時間為8~15分鐘。
齊天基因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恒溫核酸擴增技術研發、設備及試劑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致力于構建基于RAA技術的分子快速檢測平臺。該平臺涵蓋了樣品前處理技術、核酸檢測技術、實時檢測設備等完整的快速檢測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疾控中心、海關等機構的大流量篩選環節。
重組酶輔助擴增(RAA)是由祁田基因研究所開發的重組酶介導的等溫擴增技術,它利用重組酶、單鏈結合蛋白和DNA聚合酶在等溫條件下(最適溫度為37℃)進行核酸擴增。
在分子擴增過程中,重組酶、單鏈結合蛋白(SSB)和引物形成復合物掃描雙鏈DNA,然后將雙鏈DNA展開到與引物同源的序列上,單鏈結合蛋白可以避免單鏈DNA的復性。最后,在能量和dNTP的存在下,DNA聚合酶完成鏈的延伸,從而提高擴增效率,縮短分子檢測周期。
齊天基因創始人兼CEO王志宏表示,與傳統PCR儀器相比,等溫擴增技術具有高效率高,操作簡單,精度高。傳統的PCR檢測過程復雜,整個檢測周期約為15天。而RAA等溫擴增技術可以在室溫下實現DNA的脫鏈,并能在8-15分鐘內快速擴增,靈敏度可達10份/次。
“快速分子診斷是行業的大勢所趨,而非洲豬瘟和新皇冠疫情正加速這一趨勢的演變,使公眾對快速檢測的需求有了更為個人化的認識。”。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分子診斷市場規模約為33.21億元,預計到2021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18.6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在整個IVD子行業中增長速度最快,市場競爭相對激烈。
在浩瀚的分子診斷領域,奇天基因如何脫穎而出?
王智宏說,早在啟田基因公司成立的時候,它就意識到了市場的需求,并與海關在衛生檢疫方面進行了合作,取得了第一優勢。
同時,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的 RAA 技術,奇田基因設備的檢測周期比同類產品短,操作簡單,可以解決大多數分子診斷企業在室溫下海關、疾控中心、軍隊等無法應付的應用場景,以避免市場在紅海的競爭。
然而,眾所周知,海關大流量篩查 "全國前線" 方案,對檢測效率、準確度要求極高,根據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在今年 1 月 19 日至 1 月 29 日 10 天內的大量釋放效果,累計臨床樣本量 300 例,準確率 100%,累計臨床樣本量 1000 例,準確率 96.5%。
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齊天基因還積極與國家多個科研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檢驗檢疫、疾病防控、食品安全、動植物病害檢測、農業育種等方面的技術創新。
在上述科研基礎上,齊天基因研制了一系列檢測試劑盒、恒溫振蕩混合器、恒溫核酸擴增檢測儀等設備。王志宏指出,分子檢測領域的特點是技術力量強,應用能力強,企業的障礙在于是否擁有優秀的專利技術。
在現階段,齊天基因已經完成了從設備到消耗品的上游覆蓋,公司共擁有 8 套儀器設備,2 款儀器產品通過歐盟 CE 認證,目前儀器產品已獲得了一類醫療器械資格認證,三種醫療器械及相關工具包也已進入臨床階段,將主要用于結核病、新冠肺炎、非洲豬瘟的檢測。
據了解,2017 年至 2018 年這兩年,"中國科技重大傳染病防控規劃" 制定了 "啟田基因" 項目 "十三五"。所有這些都意味著在國家一級對起田基因及其技術的認識也反映了契田基因未來的市場潛力。
2020 年上半年,公司總收入 1000 萬元,銷售 80 多套儀器。海關現場產品主要分布在北京、杭州、大連等地,疾控中心現場產品主要分布在北京、寧波、蘇州、浙江等地。2018 年初,齊田基因還獲得了一輪合作投資融資。
公司成立八年后,已有數十人。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志宏自 2008 年進入醫學界,從事艾滋病和肺癌生物藥物的研究和開發。唐賽軍,技術主管,畢業于北京大學,在英國和美國留學,2005 年回到農業大學擔任副教授,負責研發的人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高級工程師,在浙江巨花集團工作。
目前,祁田基因已啟動新一輪融資,融資目標為 3000~5000 萬元,資金主要用于提高生產能力和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