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礦: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被當作鐵礦開采了60多年
稀土被稱為"通用土壤",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到目前為止,它已被許多國家列為"關鍵礦物"。
生產第一,出口第一,應用第一。中國稀土工業具有資源和市場兩大優勢。近年來,中國通過加強資源保護和創新體系建設,努力促進稀土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還存在著私人采礦、"黑礦"走私等混亂現象,影響了稀土資源的價值。
白云鄂博礦"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由于家族的長期不確定性、基礎研究的"斷齒"、交易"惡性競爭"等原因,白云鄂博稀土礦長期以來一直被開發為鐵礦,其核心技術是"卡頸",稀土價格偏離了實際價值。
專家建議盡快找出白云鄂博礦的底礦,彌補基礎研究的不足,建立統一的全國貿易平臺,努力建設一個強大的稀土國家,促進高質量的發展。
用于鐵礦開采已有60多年歷史
稀土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將稀土列為戰略性礦產資源。
內蒙古白云鄂博礦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含有17種稀土元素的礦山。然而,60多年來,該礦一直被開發為鐵礦。
中國稀土學會副會長、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占峰說,目前行業采用的稀土儲量數據仍是20世紀50年代的評價結果。由于當時鐵礦石需求和勘探手段的限制,整個礦床沒有得到充分勘探,在礦體外圍和地表500米以下沒有進行詳細的勘探工作。
此外,內蒙古科技大學白云鄂博礦稀土鈮資源有效利用的實驗室研究發現,目前世界上重要的核工業原料鈮、釷的含量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自1957年白云鄂博鐵礦正式投產以來,63年前,已經遠遠超過了50年的鐵礦開采設計年,目前已進入深基坑開采,開采成本越來越高,經濟價值日益下降,生產能力不斷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60多年的開采,白云鄂博鐵礦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以白云鄂博礦為依托的包頭集團也在尋求戰略轉型。
2016年以來,包鋼實施了以稀土為重點的戰略轉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營業收入達180億元。"包鋼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60多年來,包頭鋼鐵有限公司的命運始終與共和國的建設和發展息息相關。包頭鋼鐵有限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誕生的第一批鋼鐵企業。現在國內鋼鐵產能已經過剩,包頭鋼鐵有限公司。
楊占峰等人認為,隨著鐵礦石開采時代的結束,白云鄂博礦應該重新定位和重新認識,幫助包頭鋼鐵有限公司轉型升級為世界一流的稀土行業領導者和世界上最好的稀土鋼鐵生產基地。
一位接受采訪的專家承認,"白云奧博礦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獨一無二的寶藏。"在全球空前重視戰略礦產的背景下,國家有必要組建一支專家隊伍,重新開展白云鄂博礦的地質勘探研究,了解其背景,重新定位其礦產價值,提高白云鄂博礦資源的戰略地位。
隨著新稀土礦床和深海潛在稀土資源的發現,我國現有稀土資源的優勢面臨嚴峻挑戰。"楊占峰說,找出白云鄂博礦床稀土鈮等戰略礦產資源的準確背景,為國家制定長期戰略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遲建一建議,以白云鄂博礦產資源為基礎,制定國家稀土資源利用和利用規劃,區別重稀土和輕稀土控制政策,以重稀土資源為國家戰略資源,按照市場供求規律經營輕稀土資源,以確保國家戰略需求和稀土下游應用市場的均衡發展。
楊占峰等建議,依托白云鄂博礦產資源"大工程,上大工程",形成10萬噸稀土開采加工、萬噸鈮冶煉等有用元件綜合回收利用示范產業,使世界一流寶山白云鄂博礦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