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侵權者0容忍!豐科維權白玉菇專利權案持續勝利
近年來,全球食用菌市場蓬勃發展,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眾多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不斷壯大,然而,在這股發展熱潮之下,也潛藏著不為人知的暗流。近期,一樁關于純白色真姬菇菌株的專利維權案件,在業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積極維權、應訴,豐科白玉菇案勝利回顧
2022年,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科”)針對廣東省內一家企業,就白色真姬菇專利侵權事宜,向廣東省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歷經一年多的審理與鑒定,案件即將步入宣判階段。
而在此期間,2023年12月8日,該企業針對豐科所持的純白色真姬菇菌株專利(專利號:201310030601.2)發起了無效宣告請求。此次爭議的核心聚焦于專利法的幾個關鍵條款,包括說明書公開的充分性、新穎性的判定以及創造性的評估,同時還涉及說明書中所描述的技術效果的可實現性。
面對挑戰,豐科積極應訴,依據事實與法律反駁對方所有主張。后經嚴格詳盡審查,國家知識產權局合議組認為,該企業所提交的檢測報告等證據材料無法推翻豐科專利的新穎性、創造性,因此主張豐科專利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的理由并不成立。此外,豐科明確指出了判斷本專利菌株的主要標準,包括菌體的外形和特定的分子標記片段,而該企業所主張的樣本中均具備這些特征,因此證明豐科的專利方案有效。最終于2024年07月3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該企業請求無效理由均不能成立,維持豐科該專利權有效。
純白色真姬菇菌株專利一直是豐科科研實力與深厚底蘊的強勁佐證。此次裁定不僅為豐科在后續的市場競爭中構筑了一道堅實的法律屏障,更大幅增強了用戶對其產品及技術的信賴度和認可度,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這也為豐科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更多戰略優勢和發展主動權。
“中國微生物知識產權第一案”:豐科勝訴開先河
可以說,豐科在此次維權中展現出的堅決態度,不僅體現出企業對自身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也向外界明確傳達了0容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信號。
而早在2021年,豐科就因成功維護其純白色真姬菇菌株專利而成為“中國微生物知識產權第一案”的勝訴方。據了解,自2014年自主研發并培育出“Finc-W-247”品種以來,豐科一直面臨市場上多家企業未經授權擅自栽培銷售其專利產品的挑戰。面對此嚴峻形勢,豐科毅然踏上維權之路。
經過數年深入調查取證與司法鑒定,豐科于2017年對兩家主要侵權企業提起訴訟。后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下達終審判決,認定侵權成立,豐科獲賠百萬元。
該案件在當時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因其涉及微生物領域的專利侵權,更在于其開創性的法律意義。豐科的勝訴不僅鞏固了其在市場中的前沿地位,也為未來的研發和創新提供了更堅實的動力與保障。同時,也提升了全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為其他企業在維護自身權益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示。
深耕菌種源頭,實現產能與技術創新雙重突破
作為當前國內少有的自主研發培育菌種的企業,豐科一直積極聯合全球產業科學家,共同賦能企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致力于讓全球消費者吃到美味、營養、安全、健康的高品質菌菇產品和健康食品。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集食用菌菌種研發、產品制造、全球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成立23年來持續在中國食用菌產業科研創新、產品銷售、品牌運營方面深耕發展,是中國珍稀食藥用菌工廠化栽培開創者/領軍企業。
豐科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海市專利示范企業,豐科集團研發中心是上海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專家工作站資質,現有高水平常規、分子、數字育種綜合實驗室,食用菌生理、基因、功能研究大型綜合實驗室,各級別品種推廣示范車間,形成了專業的食用菌菌種育繁推技術體系,集團現有技術研發人員150余人,授權發明專利24件,已注冊商標105枚,年科研經費支出超過2000萬元,持續引領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和成果轉化應用變現。
發展至今,豐科打造了業內領先的銷售模式和銷售網絡,不斷提升豐科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在青島、河北、成都、滁州建成4個智能化無人食用菌工廠,構建了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為中心,輻射全國核心大中型城市的營銷網絡。豐科以綠色健康的產業優勢,將食用菌產品輸送到覆蓋各大主流電商平臺、大型連鎖商超、連鎖餐飲、供應鏈客戶,滿足美國、荷蘭、以色列、西班牙等57個國家及地區全球渠道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有價值的食用菌產品和組合,積極引領食用菌消費的新時代。
激發知識產權保護重視,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豐科公司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屢次在專利訴訟中取得勝利,這一系列成就無疑將激發業界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更高重視,同時也是對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李玉院士行業精神的卓越傳承與發揚。李院士不僅是“一區一館五庫”菌物保育技術體系的開創者,更是“大食物觀”的積極倡導者,他強調在技術創新的同時,要兼顧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推動食用菌行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深受此精神感召的豐科人,不僅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成為行業的典范,更致力于將這一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中,努力推動食用菌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環保的食品解決方案。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盡管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其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仍顯不足。例如歐盟通過設立中小企業基金、知識產權優惠券等措施,有力推動了企業在商標登記、設計注冊及知識產權審查等方面的保護工作;而美國專利商標局則通過實施專利公益性項目和法學院診所項目,征集律師和高校法學院學生作為志愿者,為中小企業和發明者提供知識產權服務,有效降低了企業維權的成本。這些國際經驗為中國食用菌行業乃至更廣泛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帶來了寶貴啟示。
當前,豐科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與堅定的知識產權保護決心,正為中國食用菌種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成果保護環境。我們期待能有更多企業加入到知識產權保護的行列中來,攜手推動中國食用菌產業的繁榮與發展!